

苹果、梨、桃等果树腐烂病用1000亿枯草芽孢杆菌防治
发布时间:
2020-03-31
来源:
作者:
腐烂病又称腐朽病(decay),俗称烂皮病、臭皮病等,是苹果、梨、桃树等果树,以及杨树、柳树等树木上发生较普遍危害较严重,防治较困难的病害之一。尤其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发生普遍。果树被害后,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死树,甚至毁园。危害十分严重,已经成为北方果树发展较大的限制因此之一。
腐烂病危害症状
腐烂病主要危害6年生以上的结果树,树龄越大,结果越多,腐烂病发生越重。该病主要危害树干和主枝。常见有三种类型:
(1)深度溃疡型:主要在树干、枝树皮上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至长圆形病斑。春季病斑质地松软,容易撕裂,手压凹陷,并流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进入夏季,随着温度升高,病斑干缩,边缘有裂缝,病皮长出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喷出金黄色的卷须状物。
(2)表面溃疡型:主要发生在夏季,发病初期,落皮层上出现稍带红褐色、稍湿润的小溃疡斑。边缘不整齐,一般2~3厘米深,指甲大小至几十厘米,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病斑出现腐烂。发病后期病斑干缩呈饼状。晚秋以后形成溃疡斑。
(3)枝枯型:主要发生在2~5年生主枝上,发病初期,枝干上出现边缘不清晰的灰褐色病斑,病斑不隆起,不呈水渍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绕茎一周后,造成病斑以上部分失水干枯,在潮湿条件下病斑处密生小黑粒点。
发生规律
引起果树腐烂病的病原菌称苹果黑腐皮壳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秋季形成子囊壳。子囊孢子无色,单胞。无性世代称苹果干腐烂壳蕉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于树皮下形成分生孢子座。以菌丝体和未成熟的子实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第二年4月开始发病,当温度超过10℃以上时,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生,当温度在24~28℃,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2小时就可产生分生孢子角。该病一年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即3~4月和8~9月,春季重于秋季。当树势健壮、营养条件好时,发病轻微。当树势衰弱,缺肥干旱,结果过多,发病严重。
为什么枯草芽孢杆菌能同时防治真菌、细菌、病毒性病害?
1、参与营养和空间位点的竞争
2、产生抑菌物质
3、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
4、诱导作物产生抗性

扫码关注微信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