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
2020-05-15
来源:
作者:
种植辣椒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成为许多农民增加收入的种植项目,尤其在夏秋季栽培面积更大,成为弥补秋淡季的主要蔬菜品种,但是,在夏秋辣椒栽培中很容易发生病毒病,一旦发生,常常造成严重减产,发生严重时甚至可造成绝收。
病毒病发生的原因
引起辣椒病毒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品种抗病性差: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十分显著,对于不抗病品种来说,一旦植株感染病毒,可在短时间内就会发病,而且蔓延十分迅速,常常造成严重的损失。
(2)昆虫传播:引起辣椒病毒病的主要病原是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花叶病毒病,这两种病毒都可以通过蚜虫、白粉虱、烟粉虱、蓟马等刺吸式害虫传播,植株一旦传入病毒,一旦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植株很快就会发病。
(3)环境条件:持续高温、干旱是病毒病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一般当温度超过30℃以上,空气含水量低,土壤持续干旱,植株生长不良,抗病性降低时,容易诱发病毒病。
(4)管理粗放:对于管理粗放的地块,田间杂草丛生,植株分叉较多,刺吸式害虫发生严重。过量追施氮肥,造成植株生长较弱,一旦染病,很容易发病。
传播途径
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最常见的病毒有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有一些几种途径:
(1)传毒昆虫:蚜虫、粉虱、蓟马、叶蝉等刺吸式害虫是病毒病传播最主要的途径,这些害虫在吸食植物汁液的同时,将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黄化曲叶病毒等多种病毒传染给植株,造成植株发病。
(2)种子传播:病毒通过植株也可进入种子内,种子收获后残留在种子表面或进入种子内部,这是病毒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3)接触传播:打杈、喷药、疏花疏果、摘叶、摘心等田间管理时,病毒就可通过伤口直接进入植株内部,造成植株带毒。
预防措施
病毒病又被称为植物的“癌症”,一旦传入,就很难根除,防治非常困难,因此防治病毒病要以预防为主。
(1)选用抗病品种:在生产上,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病毒病发生有效,经济的防治方法。也是能从根本上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2)防治传毒昆虫:传毒昆虫是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防止传毒昆虫传毒是预防病毒病有效的防治方法。
(3)加强田间管理:高温干旱容易诱发病毒病,当遭遇高温时,要定期浇水,防止田间长时间干旱,降低田间温度,可有效预防病毒病的发生机率。
1000亿枯草芽孢杆菌防治作物病害广;真菌病害如霜霉病、白粉病、疫病根腐病、枯萎病等;细菌病害如青枯病、细菌性根腐病、软腐病、疮痂病、溃疡病、流胶病、穿孔病、青苔病等等;病毒病;水体养殖、水稻田间水绵危害。

扫码关注微信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