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果树会出现“六月落果”?果树施什么肥料保果?
发布时间:
2020-06-20
来源:
作者:
现在这个时节,正是很多果树鲜果上市之际,例如桃、李、梨、杨梅、蓝莓等等。所以说,六月份,应该算是鲜果上市多的季节,也是我们选择鲜果品种多的时节。这个时候是采摘鲜果之际,但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在六月份果树采果前,大多数果树都会出现落果的情形。这并非是果实完全成熟,没有及时采摘导致的落果,而是还处于未成熟的果实,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落果。
果树采前发生的落果,虽然有的是在六月份,但是实际上这还算不上我们经常所说的“六月落果”。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般来说,果树从花谢开始转果一直到成熟,大致会出现3次左右的落果。第一次是在谢花后一周左右,这个时候的果实如黄豆般大小,主要是因为授粉受精不良而导致的落果。而第二次则是第一次落果发生以后的一个月左右以内,因为这个时候的落果,基本上处于六月份,所以,人们将此次落果称之为“六月落果”。
而第三次则是采前出现的落果,所以称之为采前落果。虽然有的果树采前落果的时间也是在六月份,但这还不是我们常说的“六月落果”。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果树大多是在六月份就成熟上市了,而在采摘上市之前,会出现落果。我们所说的“六月落果”的果树,并非仅仅是在六月份成熟果树,也包括六月份以后成熟上市的果树,例如柑橘、柿子、苹果、葡萄等等果树。
所以,六月落果之时,果树的果实尚处于膨大期,离着色成熟还有些时日。此前我们也多次说到过果树落果,但没有专门说过一次六月落果的话题。今天来说六月落果,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此时正是六月落果为严重之时;另一方面是六月螺杆个相较其他两次落果,是落果量比较大的一次落果。因此,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六月落果,更好的预防六月落果,我们专门来说一说六月落果。
实际上,不管是第一次落果,还是六月落果,抑或是采前落果,出现这些落果情形,都是果树的生理性落果,并非病理性的落果。所谓生理落果,主要指果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非机械外力和病虫危害的作用而造成的大量落果。也就是果树出现生理失调而引起的落果,例如第一次就是因为授粉受精不良所导致,第三次是营养补充不足所致。那么出现第二次的六月落果,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呢?实际上,也基本上和第一次、第三次相似,只不过在第二次出现落果高峰,其原因较多一些。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树体营养不足。果树在此之前,开花坐果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开花坐果之后树体生长也需要大量的营养,也就是果树果树萌发后,生长新梢、枝、叶和开花坐果,果实生长发育,都需要大量养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各种器官形成过程中,存在着竞争营养的矛盾,同时,果实彼此之间也竞争营养,因此则造成营养不足。而到了六月份,果实生长正处于膨大期,正是需要营养补给之时,如果我们在此时没有补充营养,就会导致大量的落果。甚至我们在补充营养后,也会出现落果,这主要是没有完全解决养分的分配和消耗发生的矛盾。
二是不良气候所致。六月份这个时节,气候忽旱忽雨,气温忽高忽低,日照强烈,这些不良气候,虽是外界因素,但却会引起果树内部生理失调。例如高温干旱,导致土壤中的水分供给不足,或者虽然土壤不缺水,但是气候干旱,大风天气多时,树的水分蒸腾量大,就会出现生理缺水,供应果实水分的状况就会恶化,不仅果实得不到充分的水分,果实内的水分反而向外流入枝叶中去,也会造成果实因失水而脱落。
找到六月落果的原因,基本上就清楚该怎么预防了。从这两种原因上来看,只要我们平时在管理上有所加强,基本上都能有效预防,所以,对于果树的六月落果现象,完全可以做到可防可控。
一般来说,要预防果树六月落果现象,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既可以预防第一次落果,也能有效预防好第三次采前落果,应该来说,总体上讲就是预防果树落果。主要措施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人工授粉,提高授粉受精率;二是适时疏花疏果,确保合理负载;三是开展夏季修剪,确保营养集中供给;四是及时补充养分,提升树体营养水平;五是预防灾害性天气,确保果实正常生长发育。
果树施什么肥料保果?郑州田丰公司聚无霸水溶肥,牛奶酵素肥肥效持久,后劲十足。在低温条件下,膨果效果显著,果树瓜果蔬菜类作物用了郑州田丰公司聚无霸水溶肥能为作物补充更多的有机质养分,既保果,又促进果树果实膨大,还使果实长得好又黑又亮,果树品质佳,果实病害少,坐果率高,延长果树采收期,提高果树产量,延长果树的货架期。

扫码关注微信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