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霉病的微生物菌肥防治方法
发布时间:
2019-11-23
来源:
作者:
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室大棚蔬菜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尤其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北方地区,已经成为许多地方主要产业,成为许多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但是,温室大棚由于温度高湿度大,不仅有利于瓜果蔬菜的生长,也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灰霉病在湿度较大的温室大棚内蔓延十分迅速,每年都有许多地块遭受严重的损失。今天郑州田丰生化公司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防治方法微生物菌肥防治,省工省时,防治效果十分突出。
主要危害症状
灰霉病是黄瓜、番茄、辣椒、西葫芦、草莓等温室大棚栽培作物上的主要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花、果、茎等多个部位。初期,多从已经开败的花瓣上发生,发病初期,残留在果实脐部的花瓣出现浅褐色水浸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开始侵染果实的脐部,果实发病后,果实表面出现浅褐色病斑,湿度较大时,病斑上生有大量灰色霉层,病残体掉落在叶片上或接触到的叶片、茎秆、果实等部位均可发病,造成大量叶片、果实被害,减产十分严重,由于该病主要通过空气、流水等方式在田间传播,一旦传入根除十分困难,发生严重时,可造成绝收。
发病规律
灰霉病主要以菌核或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梗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当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大量菌丝,菌丝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种子),分生孢子、菌丝借空气、流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灰霉病病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为弱寄生菌,当田间湿度较大时(≥90%),病菌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完成初次侵染,一般潜育期只有几天时间,便在发病部位产生大量的菌丝和分生孢子,这些新生的菌丝和分生孢子随气流和流水传播到寄主上,通过伤口或气孔侵入,完成再侵染和多次侵染,一般只需15天左右,很快就会蔓延,造成更大范围的危害。
防治措施
防治灰霉病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有效的防治方法,就是微生物防治,就是微生物菌肥以菌抑菌的方法:
1、参与营养和空间位点的竞争
2、产生抑菌物质
3、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
4、诱导作物产生抗性

扫码关注微信

扫码访问移动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