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生化
田丰生化

新闻中心

NEWS

针对白粉病的危害,轻松解决的办法

发布时间:

2020-02-07

来源:

http://www.zztfsh.cn/

作者:

郑州田丰生化

  郑州田丰生化为大家讲解,白粉病是一种真菌类病害,其中白粉病的主要危害是对叶片、叶柄、嫩茎、芽及花瓣等幼嫩部分。白粉病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在植物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再侵染。白粉病病菌很容易产生抗性,这也导致白粉病一旦爆发很难防治,让大家很头疼。

  高温弱光不通风的情况下,白粉病更容易发生。

  白粉病真的很难治

  1、白粉病在叶背侵入几率更高。

  白粉病侵染部位上有白色或灰白色粉状物(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和菌丝),病害发生后期在感病部位表面上形成小黑点。

  白粉病病菌在草莓的表皮层内外分布最多,在被害部位的深层病菌数量很少。

  白粉病病菌寄生能力很强,没有伤口也可以通过叶片气孔或直接侵入草莓植株的表皮。在叶片的背面气孔数量更多,所以,白粉病病菌在叶片背面侵入的几率更高。

  花瓣发红也是白粉病的预兆,另外,叶片上卷也可能是白粉病的症状之一。大家千万要警惕,及时检查出异常,及时防治病害。

  花瓣变红

  叶片变红上卷

  2、高湿弱光环境更容易发病。

  白粉病在形成分生孢子的时候,需要较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萌发的时候则需要较低的相对湿度,所以雨过天晴容易发病。

  草莓白粉病病菌侵染适宜温度为15~25℃,湿度为80%以上,温度低于10℃或者高于30℃病菌繁殖受;强光照也不利于病菌的生长。所以,大棚的高湿和温度特别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栽培模式对白粉病的影响往往很明显,大棚草莓容易在扣棚后温度升高,容易发病。尤其是栽植密度或批叶不合理造成的枝叶郁闭,光照弱、通风差、空气相对湿度偏大但叶面和果面上很少有水膜或水滴产生,这种环境白粉病也相对更容易发生。

  白粉病菌落在叶片上即可发芽侵入, 1天叶片表面就可长出菌丝体,5天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丛的病斑,7天病斑老熟并产生分生抱子飞散传播。此时病菌繁殖数量快,病害流行也快。所以,在病害发生初期进防治是十分重要的。

  覆膜前进行防治的效果是较好的,也就是说上大棚膜之前是预防的较好的节点。在初期把病菌数量始终压制在最低水平,即便是在白粉病易发时期,防治起来也不会太难。

  选择合适药剂。

  针对白粉病可使用郑州田丰生化的1000亿枯草芽孢杆菌

  主要防治作物病害;真菌病害如霜霉病、白粉病、疫病根腐病、枯萎病等;细菌病害如青枯病、细菌性根腐病、软腐病、疮痂病、溃疡病、流胶病、穿孔病、青苔病等等;病毒病;水体养殖、水稻田间水绵危害。不易产生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