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藕红心病用什么微生物菌肥防治?
发布时间:
2019-11-05
来源:
作者:
莲藕是大众都比较喜爱的一种食物,但是莲藕在种植期间很容易受到病虫害比如红心病的危害,农户们往往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来提高产量减少经济损失。今天针对莲藕红心病发病条件,莲藕红心病发病症状以及莲藕红心病微生物菌肥防治方法这几个方面,郑州田丰生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用户:
一、莲藕红心病发病条件
1、气候原因:
气候对红心病发病速度和发病程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田间相对高温时,红心病病菌就会大量的繁殖传染。尤其在秋季土壤温度降到25℃时,此病开始泛滥为害莲藕,若遇到降雨多的年份,发病则越重,因为降雨后常导致土壤温度降至发病适宜温度,同时也增加了藕田的湿度,病情加剧。
2、栽培管理原因:
播种未选用抗病品种、重茬连作、地势低洼、肥料不足、生长期常淹水、长势弱、冬季断水田、迟栽迟发田及偏施氮肥、根部害虫多等这些因素都给红心病病菌提供了有利条件,使莲藕红心病病菌有机可乘。
3、初侵染源:
莲藕红心病是一种真菌性病毒,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株残体、土壤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藕上越冬,形成初侵染,病藕中的病菌可存活18个月,土表及20厘米处的病菌也可存活10个月,而土壤中的病菌可存活5-6年,来年带菌种藕栽植后发病,病株继续分生孢子传染为害周边健株,形成再侵染,病害潜育期短,易发病,一般寄主生长期间,连续高温多雨,病害发生较重,莲藕生长期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或暴风雨频繁易诱发此病。
二、莲藕红心病发病症状
莲藕红心病潜伏期较短,发病范围很广,从莲藕的生长期到储藏期都有可能发病,只是不同阶段发病的程度有所不,主要为害莲藕的地下茎、地上部分及叶片。
1、对地下茎、地上部分的为害:地下茎感病后,发病植株的地下茎及根部逐渐变为黑色,而维束管逐渐由绿变为淡褐色,逐渐纵向坏死,随着病情的扩大,由种藕蔓延至新生藕及藕节,病处呈褐色或紫黑色,藕腐败无法食用,后期病藕生出灰白色菌丝体或粉红色霉层。
2、对叶片、叶梗的为害:由于地下茎受害,藕茎节的疏导功能受阻,从病茎抽出的地上部分叶片也出现病状,初期荷叶上生出许多青枯板块,以后连片向内扩散,最后整片荷叶枯焦,发病严重时,全田一片枯黄,就像烧过一样,叶梗发病后,沿着气孔逐渐变褐色,病处略显凹陷。
3、储藏期的为害:莲藕收获后,储藏初期外边看不出什么症状,但是切开莲藕,就会发现内部已经变为褐色或浅褐色,随后变色的部位逐渐扩大,藕孔中充满絮状菌丝体,病藕腐烂或不腐烂,天气干燥时,藕的外表皮纵缩。
三、莲藕红心病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常规杀菌剂)
缺点:易产生抗性 易产生农药残留 易产生药害
作用单一
优点:杀菌迅速,见效快
2、生物防治(以菌抑菌)
以菌抑菌:利用天敌将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减少到可接受的程度
缺点:见效较慢
优点:绿色环保 降低成本
最后郑州田丰生化提醒:莲藕红心病的在种植莲藕的园区发生非常普遍,从生长期到储藏期均可发病,并且传染迅速,为了不降低经济损失,农户们须要提前做好科学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医治为辅,在实际生产上可采用精选品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等手段加以预防,并要在荷田管理上下足功夫,才能取得莲藕的高产。

扫码关注微信

扫码访问移动端